做阅读题不要急着去做题。做题之前,需要读两遍文章。第一遍速读,从题目入手,考虑题目主要想记叙什么,说明什么物,议论什么等,然后进入正文作浏览。下面是我们收拾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梳理,仅供参考,期望可以帮到大伙。
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点梳理
1、表达方法: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说明、议论
2、表现手法:象征、对比、烘托、设置悬念、前后呼应、欲扬先抑、托物言志、借物抒情、联想、想象、衬托
3、修辞手法: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排比、对偶、引用、设问、反问、反复、互文、对比、借代、反语
4、记叙文六要点:时间、地址、人物、事情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
5、记叙顺序:顺叙、倒叙、插叙
6、描写角度:正面描写、侧面描写
7、描写人物的办法: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心理、外貌
8、描写景物的角度: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
9、描写景物的办法:动静结合、概括与具体相结合、由远到近
10、描写方法:正面、反面
十1、叙述方法:概括叙述、细则描写
十2、说明顺序:时间顺序、空间顺序、逻辑顺序
十3、说明办法:举例子、列数字、打比方、作比较、下概念、分类别、作诠释、摹状貌、引用
十4、小说情节四部分:开端、进步、高潮、结局
十5、小说三要点: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、具体环境
小学三年级语文要点
总分式。
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,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概要与先分述再概要。
如《爷爷的芦笛》第1自然段。在强强的相象里,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: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。白天,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;夜晚,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,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。更有趣的是,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。一张普通的苇叶,经爷爷三折两卷,就成了一支芦笛。吹奏起来,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,还携带一股浓浓的海水味……。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,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、芦笛曲调动听。
再如《夹竹桃》第三个自然段。先总述大家家容易见到的花应有尽有,再分述春、夏、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,最后概要园子里一年三季,花开花落,万紫千红的盛景。
转折式。
全段分两部分,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,常用“但、可是、而”等转折词分开。
比如《灰椋鸟》第一自然段。“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。我想,灰椋鸟尖尖的嘴,灰灰的背,远远望去黑乎乎的,有哪些漂亮的呢?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,就再也忍不住了,决定亲自去看一看。”
这一段可概括为: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漂亮的,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,我决定去看看。有时,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转折词,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。
如《烟台的海》第一个自然段:中国的沿海城市,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,北面临海的却极少。烟台恰是北面临海。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。
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,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。
转折式自然段,通常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。上面这段可概括为因为烟台是国内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,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。
因果式。
根据事物是什么原因、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,叫因果式小段。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状况。
比如《莫泊桑拜师》第一个自然段: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作家。他从小酷爱写作,孜孜不倦地写下了很多作品,但这部分作品都平平时常,没什么特点。//莫泊桑焦急万分,于是,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。
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,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。
怎么样依据需要划句子
办法:能熟练把握修辞手法的特征并判断,知道不同句子有哪些用途及容易见到的地方。
知识:比喻句、拟人句、反问句、排比句、中心句、联想句、过渡句、总起句、概要句。
联想句:由看到的事物而引发的联想,进行想象、虚写的句子。
过渡句:使文章衔接自然的句子或段,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用途的句子。
中心句: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句子。
总起句:统领全文,是概括整段或整篇文章的主旨。
概要句:概要全文。
语文阅读理解答卷办法
某句话在文中有哪些用途:
词不离句→句不离段→段不离篇,也就是说必须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。
1、文首:开篇点题;渲染氛围,埋下伏笔,设置悬念,为下文作辅垫;总领下文;
2、文中:承上启下;总领下文;概要上文;
3、文末:点明中心;深化主题;照应开头
答卷格式: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,表现了的特征,表达了的感情。
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?为何?
不可以。由于与大家认识事物的规律不同;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;这部分词是递进关系,一环扣一环,不可以互换。
__”词能否删掉?
答卷格式:
①不可以,用了“__”词,生动地说明了……,可以激起读者的兴趣,去掉就没这种成效。
②不可以,删掉“__”词,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……,看上去太绝对化;用了“__”词,准确地说明了……,符合实质状况,留有空间,具备科学性。